1.1 編制目的
為了有效地防御和減輕洪水、暴雨災害,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2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號,2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12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3號,2000)《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號,2009)《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8號,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86號,2005)《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市政公用設施抗災設防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08)《山東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山東省人民政府,2005)《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中國氣象局發〔2004〕206號發布)《濟寧市兗州區城市防汛應急預案》(濟寧市兗州區城市防汛指揮部,2017)
1.3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應對洪水、暴雨時的有關應急工作。
1.4事故風險分析
1.4.1災害類型:洪水、暴雨等
1.4.2嚴重的洪澇災害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并可能造成瘟疫,火災等其他災害。
1.4.3事故分類
洪澇事故類型
| 分級依據
|
特大災害(I級)
| 3小時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
重大災害(II級)
| 3小時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
較大災害(III級)
| 6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
一般災害(IV級)
| 6小時降雨量將達4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
事故類別:一旦出現洪澇等自然災害,將使燃氣設施裸露、懸空、泄漏、火災、爆炸等;事故風險:天然氣管道多、設施數量多、區域分布廣,對自然災害的防范能力有限。因此嚴重自然災害極有可能造成天然氣管道、設施泄露或因此產生燃燒爆炸。危害程度:主要對管道及設施周邊工礦企、(事)業單位,居民社區人員及財產造成影響,可能會導致人員傷亡或財物失。2)加強對危巖、滑坡地段和江、河、溪邊埋地天然氣管段和供氣設備進行巡查;3)定期巡檢,強化維護保養。
2.1應急組織體系
指揮部成員:公司其他分管副總經理、各部門負責人
2.2總指揮職責
2.2.1負責領導、指揮、協調公司的抗災救援工作。2.2.2發生事故后,負責立即啟動應急搶險程序,指揮事故前線工作。2.2.3與公司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他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2.2.4負責監督、檢查事故后同類災害防范措施落實。
2.3副總指揮職責
2.4.1在總指揮未到場的情況下負責事故現場的處置,指揮和協調工作。2.4.2在總指揮到達后移交指揮權,并在隨后的救援工作中密切配合總指揮的工作。
2.4指揮部成員職責
2.4.1.1運行管理部、工程部、客服部工作組按照預案開展有關搶險排?;驅嵤┚仍茸o工作。2.4.1.2安技部負責自然災害應急處理時的相關技術支持和后期恢復重建的技術服務工作。2.4.1.3物資部主要保證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及時調度和供應。2.4.1.4辦公室人員、計財部人員主要負責車輛調度以及后勤保障、負責救援搶險現場急需資金的提供、安排對受傷人員進行救護及處理傷亡人員的善后事宜。2.4.2.1負責指揮協調各自分管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工作。2.4.2.2協助總指揮進行其他應急救援工作。
3.1汛情信息來源:
由總經理辦公室負責汛期汛情的收集并及時通知各部門,遇有大風、暴雨、雷電等重大洪澇災害預警時,各生產部室負責人必須到公司備勤,各場站負責人必須到各場站備勤。
3.2預警預防行動
3.2.1由總經理辦公室根據收集的洪澇天氣信息,對預報的重大洪澇汛情信息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3.2.2應急救援指揮部對重大洪澇災害進行評估,發布啟動預警命令,通知抗災救援小組根據相應職責做好啟動應急預案的各項準備工作。3.2.3抗災救援小組根據應急預案的要求,積極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重大洪澇災害造成的損失。
4.1.1根據華潤燃氣集團頒布的《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中規定,當公司發生特大(I級)洪澇災害事故時,除按本預案進行現場控制與處理外,應及時上報并按華潤燃氣集團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執行。4.1.2 I級應急響應:當公司發生重大(II級)及以上洪澇災害事故時,啟動公司I級應急響應。由華潤燃氣集團應急指揮中心、兗州區政府城市防汛應急領導小組和應急救援指揮部共同組織實施,啟動本預案并實施相關應急預案,由華潤燃氣集團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派出的特別代表前往現場,參與指揮、協調與調查,同時將各類關鍵信息上報至華潤燃氣集團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4.1.3 Ⅱ級應急響應:當公司發生一般(Ⅲ級)災害事故時,啟動公司Ⅱ級應急響應。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組織實施,負責向事故現場指揮部下達有關指令,啟動本預案并實施事發部門的相關專項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措施;若依靠自身力量無法控制、消除事故,或者事故有繼續擴展、蔓延的趨勢,超出自身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應及時迅速地報告政府相關事故應急救援部門尋求援助。事故及其相關信息及時匯總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并按規定及時上報至兗州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有安全生產監督職責的有關部門和華潤燃氣集團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4.1.4 Ⅲ級應急響應:當公司發生一般(Ⅳ級)災害事故時,啟動公司Ⅲ級應急響應。由抗災救援事故現場指揮部直接指揮各部門應急救援小組負責組織實施抗災救險工作??篂木仍鹿尸F場指揮部應立即啟動響應的專項應急預案和應急處置措施。當超出部門處置能力時,應當及時、迅速地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及政府相關事故應急救援部門尋求援助。事故及其處置的相關信息按規定及時上報,報至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4.1.5響應程序見下圖

圖1 I級應急響應程序圖

圖2 Ⅱ級應急響應程序圖

圖3 III級應急響應程序圖
5.1暴雨洪澇處置措施
5.1.1當啟動Ⅱ級及以上響應后,應當啟動以下應急處理程序。
1)防汛救援指揮部要密切關注,全程跟蹤暴雨的發展變化情況,及時上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部署落實應對措施,向全體員工傳達,做好思想準備:(a)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有關人員應到位,進入應急狀態,搶險隊人員及搶險車輛、搶險工具及物資準備完畢,處以待命狀態,保持通訊聯系,隨時掌握現場狀況和采取應急措施。(b)運行管理部組織人員分片對管網區域進行巡查;特別對淹沒區域的燃氣管道進行密集巡查,觀察淹沒管段壓力變化,有無燃氣泄漏情況,并及時報告。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是否采取停氣措施。趕赴現場的第一人為現場臨時負責人,直至應急搶險到達現場為止;洪澇退離后,組織人員分片區對淹沒區域進行檢查,確定管道和其它燃氣設施有無損壞,判斷其是否能安全運行。(c)解除應急搶險狀態,做好記錄,及時向上級單位和主管部門匯報防洪情況。2)各部門駕駛人員應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并防止因雨水造成車輛熄火、制動失靈等事故,確保安全。3)運行部、CNG、LNG應做好站區排水溝渠、下水道的檢查和疏通工作,總經辦應做好公司辦公樓區域排水溝渠、下水道的檢查和疏通工作??偨涋k、運行部、CNG、LNG等人員應按照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進行排水、抽水等工作。4)總經辦應做好建筑物屋頂防水情況的檢查,督促相關責任部門提前修補漏雨部分。檢查房屋、圍墻、構筑物等處有有無傾斜、斷裂、地基是否坍塌,督促相關責任部門提前做好修補工作。5)運行管理部應對埋地管道覆土、架空管道支架、臨近墻基、過河管道、閥門井和調壓站點等進行檢查,關注河道清淤,并進行必要的加固工作。6)工程部組織做好施工現場的防護工作,停止溝槽施工作業,避免施工事故的發生。7)總經辦負責檢查并確保辦公大樓、倉庫、營業廳等場所電器線路安全,采取相應預防措施,防止電氣設施、設備進水或受潮。當發生洪澇時在辦公樓口、配電室門口、庫房門口等重點要害部位堆放防洪沙袋,防止洪水進入室內。8)總經辦督促全體員工堅守崗位,不得擅離職守,由指揮部根據警報情況決定是否暫停露天工作。并對洪澇災害區域內的非生產和搶險人員,應及時進行轉移安置。10)在防汛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救援小組應相互協調配合,當有次生災害發生時,應首先緊急組織進行搶救,盡最大可能減少連鎖災害,有效地控制暴雨次生災害的發生和擴展。對洪水浸泡過的區域,災后應在上級防疫人員的指導下及時采取防疫措施,防止疫病的發生和蔓延。
5.1.2當啟動Ⅲ級響應,應當啟動以下應急程序:
1)各部門負責人要密切關注,全程跟蹤暴雨的發展、變化情況,及時將情況上報給抗災救援事故現場指揮部,并根據指揮部部署落實應對措施,向本部門員工傳達,做好思想準備;2)各部門駕駛人員應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并防止因雨水造成車輛熄火、制動失靈等事故,確保安全。3)總經辦、運行部、CNG和LNG應分別做好公司、站區排水溝渠、;下水道的檢查和疏通工作。4)總經辦應做好建筑物屋頂防水情況的檢查,督促相關部門提前修補漏雨部分。檢查房屋、圍墻、構筑物等處有無傾斜、斷裂、地基是否坍塌,敦促相關責任部門提前做好修補工作。
1.公司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2.公司應急組織機構主要人員通訊錄
3.公司各部門通訊號碼
4.外部緊急救援單位聯系電話
5.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
6.保險理賠聯系電話
7.集團相關部門聯系電話
8.應急物資清單
1.公司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圖

2.公司應急組織機構主要人員通訊錄
3.公司各部門通訊號碼
4.外部緊急救援單位聯系電話
公安局報警中心——110
消防支隊——119
急救中心——120
自來水公司——xxxxxxx
供電公司——xxxxxxx
熱力公司——xxxxxxx
中國電信兗州分公司(光纜)——xxxxxxx
5.政府有關部門聯系電話——xxxxxxx
6.保險理賠聯系電話——xxxxxxx
7.集團相關部門聯系電話:
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辦公室——xxxxxxx
8.應急物資清單
應急物資清單
序號
| 物資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存放位置
| 管理部門
| 保管人
| 備注
|
1
| 電焊機
| 臺
| 1
| 倉庫
|
|
|
|
2
| 發電機
| 臺
| 3
| 倉庫
|
|
|
|
3
| 割刀
| 套
| 4
| 倉庫
|
|
|
|
4
| 潛水泵
| 個
| 1
| 倉庫
|
|
|
|
5
| 空中吊籃
| 套
| 1
| 倉庫
|
|
|
|
6
| 全自動熱熔機
| 臺
| 2
| 倉庫
|
|
|
|
7
| 電熔機
| 臺
| 1
| 倉庫
|
|
|
|
8
| 手拉葫蘆
| 個
| 1
| 倉庫
|
|
|
|
9
| 路面切割機
| 臺
| 1
| 倉庫
|
|
|
|
10
| 打眼機
| 套
| 4
| 倉庫
|
|
|
|
11
| 防爆銅錘
| 把
| 2
| 倉庫
|
|
|
|
12
| 煨彎機
| 套
| 1
| 倉庫
|
|
|
|
13
| 安全帽
| 個
| 2
| 倉庫
|
|
|
|
14
| 叉梯
| 架
| 2
| 倉庫
|
|
|
|
15
| 帶絲
| 把
| 1
| 倉庫
|
|
|
|
16
| 手電鉆
| 臺
| 3
| 倉庫
|
|
|
|
17
| 電錘
| 臺
| 2
| 倉庫
|
|
|
|
18
| 風鎬
| 臺
| 1
| 倉庫
|
|
|
|
19
| 水鉆
| 臺
| 3
| 倉庫
|
|
|
|
20
| 防毒面具
| 套
| 2
| 倉庫
|
|
|
|
21
| 安全繩
| 個
| 1
| 倉庫
|
|
|
|
22
| 安全帶
| 個
| 1
| 倉庫
|
|
|
|
23
| 滅火器
| 個
| 2
| 倉庫
|
|
|
|
24
| 切割機
| 臺
| 1
| 倉庫
|
|
|
|
25
| 手持式激光甲烷分析儀
| 臺
| 1
| 客服部
|
|
|
|
26
| 防爆礦燈
| 套
| 12
| 安技部
|
|
|
|
27
| 搶修車輛
| 輛
| 2
| 搶維修班
|
|
|
|
28
| 檢漏儀
| 臺
| 4
| 搶維修班
|
|
|
|
29
| 警示牌
| 個
| 20
| 搶維修班
|
|
|
|
30
| 警示帶
| 米
| 200
| 搶維修班
|
|
|
|
31
| 防毒面具
| 個
| 4
| 搶維修班
|
|
|
|
32
| 激光檢漏儀
| 臺
| 1
| 搶維修班
|
|
|
|
33
| 防爆燈
| 個
| 2
| 搶維修班
|
|
|
|
34
| 防爆手電
| 個
| 4
| 搶維修班
|
|
|
|
35
| 正壓式呼吸器
| 個
| 2
| 搶維修班
|
|
|
|
36
| 氧氣分析儀
| 個
| 1
| 搶維修班
|
|
|
|
37
| 甲烷分析儀
| 個
| 2
| 搶維修班
|
|
|
|
38
| 乙烷分析儀
| 個
| 1
| 搶維修班
|
|
|
|
39
| 四合一分析儀
| 個
| 1
| 搶維修班
|
|
|
|
40
| 搶險工具
| 個
| 若干
| 搶險車
|
|
| 詳見臺賬
|
41
| 絕緣手套
| 副
| 若干
| 搶險車
|
|
|
|
42
| 干粉滅火器
| 具
| 7
| 搶險車
|
|
|
|
43
| 井蓋鉤
| 把
| 4
| 搶險車
|
|
|
|
44
| 防爆風機
| 臺
| 1
| 搶維修班
|
|
|
|
45
| 三腳架
| 臺
| 2
| 搶維修班
|
|
|
|
46
| 銅錘
| 把
| 4
| 搶維修班
|
|
|
|
47
| 蒸汽發生器
| 臺
| 1
| 搶維修班
|
|
|
|